Home > News > Industry dynamics
2020-09-14

疫情期间谁挣了卖口罩的钱?

疫情暴发后,紧俏的口罩催生出新的风口。口罩巨大的需求量和看似极低的进入门槛吸引了大量的掘金者,试图在热潮中空手套白狼横赚一笔。现在这些人怎么样了呢,谁能笑到最后?

整场交易涉及的人:原口罩生产商、追风口的
掘金者、口罩机生产商,原材料商、政府。

口罩的构造看似十分简单,仅包含了三层无纺布、耳挂和一个鼻梁条,只要把这三者正确地缝在一起再进行消毒就能做出一个合格的医用口罩,生产起来几乎没有门槛。这也是为什么连比亚迪都开始卖口罩了,更有秒变生产车间,大妈们脚踩缝纫机用手缝,一天也能缝出1000个来。


但是想要在中国生产口罩,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要解决的三大难题:生产设备、原材料和生产资质。

生产设备:疫情开始前国内一台普通口罩机的报价约为10~12万元。到了疫情爆发后相关企业复工时,普通口罩机的价格已经涨到50万元/台,N95口罩机的价格更是达到了120万/台。

在这环节上,口罩机生产商挣了一波钱的,同时把多年来的库存给清空了。

生产资质: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已经有4000多家企业新增或注册了口罩生产业务。据药监局的数据,截至3月9日,仅有499家企业拿到了医用口罩生产批文。

可想而知,想要拿到生产资质这就好比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呀。

原材料:口罩有三层,其中最重要的原材料是熔喷布。熔喷布生产线投入较大、关键的零件还要依赖进口,因此短时间内难以大幅增产,一度导致多家口罩生产企业停产。

 

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3月披露的两则案例,湖北的熔喷布价格曾被炒到过26万元/吨,广东被炒到45万元/吨,而疫情前国内熔喷布的价格仅为2~3万元/吨。原材料商挣到钱是必定的,同时原口罩生产商和追风口的掘金者为这熔喷布也是刀兵相见呀!



在整个过程中,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关键点,那就是时间。首先口罩机大多没有现货,需要付款20日后提货,还要算调试机器的时间。另外生产企业需要有10万级洁净车间,口罩成型后还要有7~14天的静置解析。也就是说,如果走正规的流程,从企业付定金购买口罩机到第一个口罩出厂,至少要耗费一个月的时间。

这期间,各地政府已经出台控制口罩的价格了,据报道,各地的口罩价格在3月初就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而这正是追风口的掘金者生产口罩的出厂时间。由此可见,追风口的掘金者真的挣到钱了吗?那原口罩生产商呢?

疫情期间在政府的干预
出台了统一调控,被国家调控的厂家必须将所有生产的口罩卖给政府。相比原料商和药店,口罩厂被夹在中间,没法挺直腰板,处境尴尬。物料价格、人力成本上涨,将成本压力推到口罩生产企业这一环。按理说,售价不得不涨,但由于口罩在疫情下的特殊角色,消费者对口罩涨价十分敏感,相关市场监管部门在“一罩难求”之初,也曾出台“口罩不涨价”的规定,同时又缺少对上游产业的进一步补贴。积极的一面是,各地政府也为了抗疫需求而直接“接管”了一些口罩厂的销售。政府按照统一定价从这些厂子收购,并给予一定补贴。

 
那现在国内的疫情基本退却,口罩的价格已经回归正常。那么把口罩卖到国外去,岂不挣一笔快钱了吗?然而,想要将口罩送出国去,也比生产口罩困难得多。

 

中国的口罩想要出口,就必须符合出口地的质量要求,想出口到欧盟国家需要获得欧洲合格认证(CEmark),出口到美国则需要通过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FDA)的认证。许多新入行的口罩生产商没有经验,又急于抓住机会收回前期投入的成本,便在淘宝上找到一些来路不明的机构,花高价办理CE和FDA的证书。这想要出口比登天还难,即便成功出口,海外的口罩需求者多为医疗机构,而这些机构在选择合作伙伴上又异常保守,没有海外资源可谓寸步难行。

最后原本就拥有出口资质和出口渠道的企业则是笑到了最后。当然还有那些卖证书的,口罩机调试团队、原材料商还是能挣到一笔钱的。



讨论:追风口的掘金者撤退前把固定资产变相,谁来收了呢?